序号  | 
   成果名称  | 
   级别  | 
   团队成员  | 
   获得年份  | 
   证书编号  | 
   应用情况  | 
  
1  | 
 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——智能电网协同创新育人教师团队  | 
   国家级  | 
   曾祥君等  | 
   2018  | 
   适应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形势下,能源动力类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 | 
  |
2  | 
   面向智能电网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再构造  | 
   省级二等奖  | 
   唐欣、邓丰等  | 
   2019  | 
   HN-G-2-2019059  | 
   应用于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  | 
  
3  | 
   “一体两翼”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机制创新与实践  | 
   省级三等奖  | 
   靳攀科  | 
   2020  | 
   2020161  | 
   应用于我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管理  | 
  
4  | 
   组建专业共同体推进新工科建设——新能源专业联盟9年探索与实践  | 
   国家级二等奖  | 
   陈荐等  | 
   2022  | 
   应用于我校新能源工程专业建设  | 
  |
5  | 
   服务“双碳”战略的能源电力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 | 
   省级一等奖  | 
   陈荐、曾祥君、何建军、唐欣、田红、胡章茂等  | 
   2022  | 
   HN-G-1-2022064  | 
   应用于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 | 
  
6  | 
   面向工程、强化实践、倡导探索,培养电气信息类创新人才  | 
   省级一等奖  | 
   樊绍胜、曾祥君等  | 
   2022  | 
   HN-G-1-2022066  | 
   应用于我校新能源专业建设  | 
  
7  | 
   赛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本硕协同的仪器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| 
   省级二等奖  | 
   胡宏伟等  | 
   2022  | 
   应用于我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 | 
  |
8  | 
   地方高校工科学院系统推进通专融合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| 
   省级二等奖  | 
   胡宏伟等  | 
   2022  | 
   HN-G-3-2022050  | 
   应用于我校新工科人才培养  | 
  
9  | 
   服务能源战略安全,多学科交叉融合,能源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 | 
   省级三等奖  | 
   陈荐、李传常、李聪、彭卓寅、刘忠、李微、田红、何建军等  | 
   2022  | 
   HN-G-3-2022049  | 
   应用于我校复合型人才培养  | 
  
10  | 
   地方高校电气类专业“四有”课程的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 | 
   省级三等奖  | 
   唐欣、邓丰等  | 
   2022  | 
   HN-G-3-2022050  | 
   应用于我校电气专业建设  |